時間進入10月下旬,宣告著紡織傳統旺季“金九銀十”步入尾聲。
終端訂單不如預期
有不少紡織企業表示,今年上下半年的紡織行情割裂嚴重,上半年花團錦簇,訂單不斷,到了夏季訂單一下子戛然而止,九月以后情況雖然有所好轉,但明顯表現得不如預期。
首先,今年上半年的爆單,其生產的坯布并未完全流入市場,反而是因為行業中現貨市場的建立、成熟,需要大量庫存進行填充,而這些庫存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緩慢流入市場,攤薄市場的波動。
第二,雖然不少紡織企業近些年一直在說內卷,但與此同時,織機數量卻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在增長,紡機企業今年的繁忙程度甚至高于織機產能高速轉移的2018年,大家都在想著靠著規模效應降低成本,但也造就了現階段史無前例的產能。
第三,因為競爭過于激烈,企業利潤不足,賬期增加,手頭現金流緊張,因此下單和囤貨更加謹慎。
第四,全球經濟環境低迷,隨著美國大選臨近,黑天鵝事件不斷,進一步壓縮了市場需求。
聚酯市場隨油震蕩
下游表現不溫不火,難以給上游基本面有效的支撐,聚酯市場就只能隨著上游的原油隨波逐流。
9月國際原油價格寬幅震蕩,整體呈現倒 “N” 型,價格中樞進一步下移。10月油價波動較大,經歷了沖高后回落的過程。前期因中東緊張局勢,油價一度沖高,但隨后隨著局勢緩和以及需求擔憂等因素,油價又出現下跌。
而原油的大跌也一度引發聚酯產業鏈成本坍塌,九月上旬,PX跌至3年內最低值,PTA也跌至3年內地位,滌綸長絲價格同樣大幅走低。之后國際油價止跌回升,聚酯原料的價格又有所反彈,但依然缺乏基本面的支撐。
后市能否再起波瀾
去年11月,在冷空氣席卷之后,市場上又掀起了一波由羽絨服帶起的膽布行情,但這波行情僅僅持續了兩周時間,且其中存在一定炒作成分,不具備很強的代表性。
從目前的市場態勢而言,在服裝個性化、面料現貨化的大趨勢下,集中脈沖式的大貨訂單逐漸被小批量、多批次的小額訂單取代,過去旺季企業急著去染廠排隊,但現階段染廠大量充斥著的依然是現貨企業的訂單。
而從外貿的情況來看,近些年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潛力正隨著當地經濟情況的惡化出現縮減,反而以東盟為代表的國家進口紡織品份額在不斷升高,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紡織品出口到當地進行代加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地經濟發展后居民消費水平升高。
但整體來看,短期內市場訂單依舊缺乏爆發的契機,且隨著市場及服裝消費模式的變化,未來淡旺季的概念會越來越被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