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性能纖維以及高端裝備是行業發展的重點,化纖機械行業企業將大有可為。與此同時,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紡機企業也有更多發展空間。”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紡織機械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紡機協會”)化纖機械分會2024年會上,中國紡機協會會長顧平說。
化纖裝備技術快速發展
2024年上半年,滌綸、錦綸等長絲紡絲機出貨量同比下降約52.03%;高速加彈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6.67%。同期,化纖機械進口金額為2.78億美元,同比下降66.16%,出口金額為1.09億美元,同比下降26.71%,位居出口前五位的市場是越南、土耳其、印度、日本和阿聯酋。
雖然進出口貿易額有所下降,但當前化纖裝備技術快速發展,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據了解,近一年來,化纖機械領域有三個項目獲得2023年中國紡聯科學技術獎,包括恒天重工、邯鄲宏大參與的“大容量粘膠纖維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產業化”項目、北京中紡精業“工業絲智能熱輥技術開發”項目、西安富瑞達科技等參與的“高可靠長壽命系列化高溫碳化爐”項目。此外,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種用于纖維素溶解的薄膜蒸發器’獲得了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優秀獎?;w機械領域進行了14個項目的科技成果鑒定,其中有超90%的項目獲評國際先進水平。
高性能纖維設備需求加大
圍繞高性能纖維發展現狀,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呂佳濱介紹:“當前,國產碳纖維取得了關鍵技術突破,產品更加豐富,規模持續擴大,到2023年,國內碳纖維產量達到了7萬噸。國內對位芳綸突破了千噸級產業化關鍵技術,高強型、高模型產品實現國產化,在國防軍工、光通信、汽車工業等領域用量在增長。間位芳綸實現了規?;a,品質已接近國外先進水平,需求量增加,生產集中、結構豐富;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居全球先進行列,品種豐富,在軍工裝備、海洋產業以及紡織行業擴大應用。連續玄武巖纖維行業技術穩步提升,在規模和技術上處于國際先進水平?!?nbsp;
中國紡機協會產業五部副主任任捷表示,當前企業更加注重綠色環保、數字化以及低碳節能;設備向多元化轉變趨勢明顯;隨著高性能纖維以及新型生物基纖維的擴容,相關裝備需求逐步加大,裝備技術快速發展。未來,化纖機械仍將向綠色化、智能化與自動化,以及新材料、差異化方面加速發展。
跨界創新尋求發展空間
談及創新,顧平表示,除了圍繞行業難點痛點的創新,企業對于成果轉化率應給予更高關注。當前,紡織行業體量很大,有很多細分領域,紡機裝備的應用場景也非常豐富,如何實現更高效的成果轉化對于紡機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紡機企業應深入關注下游企業的發展和變化,這些將會帶動紡機領域的發展。
吉林化纖集團副總經理張海鷗針對跨界創新合作提出了三方面建議:首先,希望設備企業與應用領域攜手推進設備創新。他表示,從企業的碳纖維產品研發生產過程來看,若裝備技術無法與需求端攜手,很難做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特別是深處激烈競爭之下,面對國內20多家規模原絲企業,吉林化纖得益于“干噴濕法”與“濕法兩步法”碳纖維生產雙技術路線,使企業擁有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其次,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他建議企業攻關難點,解決一些行業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若企業能夠占高端領域,就一定能夠迎來藍海。最后,希望能夠與紡機企業一起發現機遇,在企業面對的勞動力密集工序、有待效率提升的工序等方面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桐昆集團總工程師兼企業技術中心主任孫燕琳看來,化纖企業應該參與更多的跨界交流,這樣企業自身面對的一些問題,很可能在其他領域找到成熟的解決方案?!捌髽I之間若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就應該認真維系,要真正尊重、維護合作伙伴的正當權益,一心一意做開發,這樣,行業才能形成更好的合作氛圍,企業的創新效率才會更高?!?孫燕琳說。
無錫宏大紡織機械專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盧錫鳴說:“企業推行的精益減法,包括減人,推行‘一人多機、一人多序’;精減流程;減去一切不必要的內部物流和不增值的環節;實現工藝創新,流程再造,打造核心技術競爭力。推行的精益‘加法’,則涉及不斷進行新品研發,針對不同客戶,不同需求,進行精準研發+營銷;提高機床設備的利用率、開臺率;提升產品品質,以及提高技改投入。”
中國紡機協會副會長侯曦表示,當前協會正對行業“十四五”情況進行總結,同時啟動了紡機行業“十五五”的預研工作?;w機械領域將重點圍繞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其一是量大面廣的合成纖維紡絲裝備,將按照綠色、智能、高端的方向,特別是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傳統紡織裝備,作為重點工作推進。另一方面,在高性能纖維裝備領域,將重點鎖定應用領域拓展,由此推動下游纖維加工裝備的發展,實現紡織機械在更多的領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