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衣櫥里有多少不穿的舊衣物?這些廢舊的衣物最終又去向何處?在我國,每年廢舊紡織品產生量大于2500萬噸,但資源回收率僅15%。實現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需要解答一系列科學技術、工程路徑和環保理念問題。今年暑假,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生科技服務團,赴江蘇淮安和蘇州再生纖維產業鏈相關企業開展專業研學實踐,以“材”智助力廢紡循環產業綠色升級。
全產業鏈調研深入企業“把脈問診”
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需要經過哪些技術流程?有哪些關鍵核心技術需要攻克?帶著這些疑問,實踐團前往產業鏈上游的纖維材料企業實地調研。在佩浦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瓶山”,各式各樣的廢棄塑料瓶正經過一道道工序處理轉化為再生聚酯切片。高質化的再生聚酯切片被打包運輸至中游企業,實踐團在三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認真觀察學習再生聚酯切片被制造成再生聚酯纖維的工藝流程,再生聚酯纖維正是制作衣服、家紡、裝飾物等各類紡織品的原材料。在??评w維有限公司產品展廳,實踐團參觀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成品,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填充物“云絨”正是“塑料瓶片”,實現了廢舊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從原材料的選擇到生產、消費再到回收,纖維材料的循環利用離不開上中下游產業的緊密協作”,實踐團指導老師王華平研究員談到,“學院為實踐團特別‘定制’再生纖維循環利用全產業鏈調研路線,讓學生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再生循環產業發展現狀,準確把握紡織品全生命周期的斷點和痛點,深入分析問題,鉆研解決問題,提高創新研究能力?!痹谘袑W過程中,實踐團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有力助推廢舊紡織循環體系營造未來無限可能?!斑@次研學讓我深刻感受到要想做好科學研究,就必須對行業現狀和痛點準確把握,將產學研有效結合”,實踐團成員徐朝晨感慨到,“以往在實驗室我們主要研究廢舊聚酯纖維化學法再生,通過這次對廢紡循環全產業鏈的調研,我更加明晰了目前再生纖維的規?;a流程,對再生纖維在市場的實際應用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有了更清晰的認知,為后續開展材料的循環利用技術研究提供具體案例和數據支持?!?/p>
此次實踐團專業研學的順利開展還得益于校地合作的堅實基礎。近年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標,我校在淮安洪澤傳統紡織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發揮著重要智力支持、行業資源對接等作用。特別是實踐團的技術顧問——陳燁研究員作為江蘇科技鎮長團成員在洪澤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掛職副主任已有三年,他聯動科研團隊攻克企業再生技術難題,積極幫助企業申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項目,打通科研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皬纳嫌纹髽I的原料處理應用到中端企業進行核心技術創新最后到下游企業賦予再生產品的高附加值,每一個環節都體現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陳燁研究員表示,“此次來到洪澤開展調研,我們希望能夠讓學生對國家戰略、產業發展和市場動態有更加清晰的認知,精準聚焦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要求和難點問題,為后續科研攻關注入新動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以需求為導向做“接地氣”的科研
構建廢舊紡織品再生循環體系刻不容緩,行業堵點、痛點亟待疏解,高校在這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材料專業的研究生又可以發揮什么作用?實踐團成員來自我?;w工程研究中心和高性能纖維課題組,長期開展纖維材料的低碳綠色化發展研究。社會實踐過程中,團隊與企業深入交流廢舊紡織品再生循環發展路線,并就廢舊紡織品再利用關鍵技術與工藝路徑給出思路和見解。
在與??评w維有限公司座談交流時,面對企業提出“再生纖維產業所用的廢舊瓶片質量波動嚴重導致產品價格聯動,高質化瓶片將會越來越少,企業如何破局”的難題,博士后張圣明給出建議,“面對未來食品級循環資源構建的必然趨勢,再生纖維產業要提前布局廢舊紡織品處理體系,在獲取成本優勢同時提前占據廢紡循環市場,走‘高端化、差異化’路線追趕行業標桿企業。針對工藝技術難點,要搭建校企合作項目形成一套科學解決方案,打造高質量再生纖維產業,這也是我們的共同愿景!”張圣明的想法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并與學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待后續落地實施。
“這次交流實踐不僅加深了我對纖維材料循環利用的理解,還激發了新的研究思路與創意”。實踐團成員李玉目前正在開展廢棄錦氨混紡面料回收研究,在臺華新材(江蘇)有限公司車間調研時,她了解到臺華在國內首創錦綸面料萬噸級化學法回收工藝,這不僅促進錦綸高值化循環使用,真正實現從廢棄纖維到纖維的閉環循環,還提升了再紡面料的品質,使其在服飾、家居等領域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交流,我深刻認識到錦綸回收過程的難點與挑戰,比如如何有效分離錦綸與其他材料,如何保證再紡面料的品質以及如何降低能耗和成本等”,李玉說到。帶著生產一線的需求和期待,她也明確了下一階段科研方向,在未來研究中,希望能夠結合臺華實踐經驗,探索更多高效環保的回收方法,為紡織行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學校師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首次設立“新質生產力”方向,面向重點實驗室及課題組、科研項目團隊等重點圍繞貫通學術實踐與社會實踐。為做好貫通式實踐育人體系建設,本次實踐期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江蘇洪澤經濟開發區及此次研學的5家企業簽署實踐育人基地共建協議并授牌。未來,雙方將共同打造以項目為牽引,以解決實際科技需求為驅動的實踐培養體系,同時圍繞企業需求進行技術攻關,拓寬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通過雙向賦能實現合作共贏。
下一步,實踐團將根據此次專業研學實踐相關數據資料形成綠色低碳“三綸”循環產業咨詢報告及《低碳纖維全生命周期》科普視頻等成果。接下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還將聚焦“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持續挖掘校內外優質資源,進一步拓展院企交流合作,引導學生瞄準產業可持續發展前沿,將科學研究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為推動科技創新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