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產業是湖南省傳統優勢產業和民生產業,在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促進湖南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撐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不斷提升創意設計水平,推動產業創新化發展
(一)鼓勵加強原創設計。鼓勵紡織服裝企業與工業設計大師、服裝設計大師、工藝美術大師等名家合作,綜合運用形象設計、織物結構設計、材質組合設計、款式設計等,將傳統湖湘文化與時尚設計相結合打造一批紡織服裝創意產品,破解產品同質化問題。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鼓勵行業研發設計時尚化、個性化、定制化、功能化紡織品,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支持協會、院校、企業舉辦紡織服裝工業設計類競賽,鼓勵原創設計,遴選好評多、行業認可度高、創意設計強、具有產業化前景的設計產品。
(二)推動設計融合創新。引導紡織服裝企業、工業設計企業、美學設計企業和信息化企業合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工具和工業軟件,充分運用眾包設計、協同設計、云設計、用戶參與設計、交互設計等研發模式,利用5G、區塊鏈、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三維建模、模擬仿真、虛擬測試、激光3D量體等場景,提高研發設計數字化水平。推動紡織服裝領域數字化設計平臺、個性化定制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建設紡織服裝設計聯盟中心、在線設計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園區創建全國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示范園區(平臺)。
(三)加快設計成果轉化。推進紡織服裝領域工業設計產業化發展,引導專業設計機構、科研院所、設計行業協會與紡織服裝企業加強對接合作,暢通設計成果轉化渠道。開展工業設計進園區等活動,推動紡織服裝工業設計類競賽成果產業化,宣傳推介設計創新典型案例,形成設計創新產業化濃厚氛圍。運用數字化噴墨印花、色彩通訊、數字化測繪、三維掃描、立體設計等形式,實現設計效果的虛擬現實高比例還原,加快設計成果產業化運用。
二、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
(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纖維新材料、綠色制造、先進紡織制品、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綜合運用揭榜掛帥、定向擇優等方式,支持用戶單位、配套企業聯合開展染整、產業用紡織品、紡織機械等關鍵技術(裝備)攻關,加快突破碳纖維、聚乳酸纖維、對位芳綸、聚酰亞胺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領域的尖端技術空白,推進生物基纖維和原料關鍵技術研發,開發生物基纖維功能及其終端產品。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鞏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對列入省高新技術領域的紡織服裝企業,按其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部分的12%給予獎勵,其他企業按其較上年度新增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部分的8%給予補助,其中,經測算補助額不足20萬元的,省財政不予以補助,單家企業補助額不超過1000萬元。
(五)加大創新產品應用推廣。鼓勵紡紗、織造、服裝服飾、家用紡織、產業用紡織等企業積極應用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環境友好型纖維新品種,推廣再生化學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原液著色化學纖維等綠色纖維。加大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研發應用,加強與軍工、醫療衛生、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漁業等領域產業鏈合作。大力開發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紡織服裝文創產品,宣傳一批科技創新新模式新業態典型案例,加大推廣應用力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六)加快創新平臺體系建設。加快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創新平臺。充分發揮湖南工程學院、湖南師范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湖南省纖維檢測研究院等學校、檢驗機構、科研院所的作用,建設政產學研協同合作公共服務平臺。面向紡織服裝產業應用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加快建設一批行業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對企業牽頭新認定的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技術創新中心、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省財政按照不超過企業實際到位平臺建設科研項目資金的10%給予補助,原則上單家企業補助額不超過100萬元。
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推動產業品牌化發展
(七)加大自主品牌建設。引導紡織服裝企業加強品牌戰略管理,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品牌文化內涵。引導企業研發高品質、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產品,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向高端化發展。鼓勵企業到國外建立研發設計機構、營銷網絡,支持企業進行商標國際注冊,開展知識產權布局,提升品牌國際化運營能力,支持培育和發展國際知名品牌。持續開展重點培育紡織服裝品牌工作,總結推廣品牌建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推動傳統文化與國潮風尚、湖湘元素、現代時尚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湖湘特色品牌發展水平。
(八)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支持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建立質量檢測部門和質量控制平臺。大力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綜合應用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質量管理等要素,為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鼓勵紡織服裝領域的企業爭創中國工業大獎、中國質量獎和省長質量獎。發揮標準引領作用,以新型纖維材料和功能性、智能化、低碳環保的紡織服裝為重點,鼓勵科研院所、協會、企業牽頭編制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和修訂。
(九)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大力培育國家級重點跟蹤培育紡織服裝品牌企業,加大對品牌企業的服務推廣力度。推進品牌與網絡新媒體、新平臺、新零售的結合與渠道傳播,完善線上線下品牌推廣體系。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工信部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系列活動等相關產品推廣活動,通過參加特色展會,集中展示湖南紡織服裝精品。充分利用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大型商超、重點商業街區、社區生活網點等加大自主品牌宣傳推廣。
四、不斷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
(十)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支持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化轉型,引導企業積極探索系統化的智能化改造,逐步建立面向全流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創建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標桿車間。持續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發布一批可推廣具有較高技術的省級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實現智能制造由點及線、由線到面系統發展,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網絡化普及、智能化變革。
(十一)推動產業數字化。大力推進“智賦萬企”,提高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水平,加快推動數字技術驅動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讓更多企業插上智能化翅膀,著力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產業競爭力。引導企業進行全面、系統、整體的數字化轉型規劃布局,從研發、設計、生產、質控、倉儲、物流、銷售、售后等環節形成數據閉環,實現各環節的數據整合、分析、利用,推動生產經營全流程的數據化。加快DCMM貫標,提升紡織服裝企業數據資產管理經營能力,挖掘數據價值,實現供需循環優化。鼓勵紡織服裝企業加強與賣場、經銷商、電商平臺合作,形成基于數字化的市場體驗大數據。
(十二)提升智能制造供給能力。鼓勵智能制造服務商圍繞紡織服裝企業需求開展工業軟件技術攻關、智能制造裝備研發和一體化解決方案集成,夯實工業軟件、智能裝備、網絡設施及安全等基礎支撐。支持骨干企業整合現有資源,建設云制造平臺和服務平臺,形成關鍵工業軟件,提升有關模型庫開發和服務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紡織服裝產業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五、不斷提升清潔生產水平,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
(十三)推廣應用節能減排技術。大力推進紡織服裝產業結構低碳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能源資源利用高效化,不斷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加大重點耗能工序和設備的節能改造,進一步降低能耗強度。推廣先進無水少水加工技術和原液著色、無聚乙醇烯上漿、新溶劑法紡絲等清潔生產技術,加快聚酯酯化蒸汽余熱回收再利用技術、絲光淡堿回收、中水回收、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等減排技術應用,降低能耗水耗。鼓勵推廣綠色制造工藝,減少有害原輔料使用。支持重點用能單位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和能耗在線監測端系統,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十四)提升綠色制造水平。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為目的,以企業為建設主體,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為主要內容,逐步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引導紡織企業圍繞節能減污、綠色低碳發展,實施一批用地集約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項目。加強印染、粘膠、再生化學纖維等重點領域行業規范管理,培育一批省級印染規范企業,引導行業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體系,引導支持紡織服裝企業特別是品牌企業使用再生纖維及制品,促進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逐步推動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行業發展壯大。
(十五)促進綠色環保發展。圍繞生物脫膠技術、染整等工藝廢水污染物處理技術,通過政企研用結合促進綠色環保發展,破解省內脫膠、染整等環節產業鏈污染問題的短板。支持脫膠、印染企業升級環保設備,鼓勵對技術改造后環保設備升級符合要求的企業擇優給予政策支持。引導染整、洗水等企業集中入園管理,建設環境污染處理中心。引導企業創新技術、改造流程以減少污染,鼓勵企業共享行業脫膠、染整關鍵無污染技術。鼓勵企業委托高??蒲性核邪l環保印染技術、生物脫膠、中水回用處理等卡脖子技術并在行業中推廣應用,使其達到并嚴于環保標準要求,不斷提高行業中水回用水平。
六、不斷提升鏈群建設水平,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十六)優化產業集群布局。對照“五好”園區建設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行業發展與資源、要素、環境、市場以及產業基礎相適應,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形成定位精準、產業配套、優勢互補、協同協調的產業發展區域布局。加速株洲、岳陽、常德、益陽、衡陽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推動寧鄉服飾制造業、醴陵職業服裝制造業、炎陵和華容棉紡織業、藍山毛針織業等集聚性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不斷加強衡陽常寧市湘南紡織基地、永州祁陽縣白水紡織小鎮和株洲蘆淞區白關服飾小鎮等特色工業小鎮建設。支持其他市州繼續創建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園區、基地和在細分領域培育類型多樣的特色小鎮,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十七)促進產業集群升級。支持符合條件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優化升級。鼓勵各地通過省內外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對接合作活動,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入湘投資紡織服裝產業,招引國內外知名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到園區落戶。支持中小企業專注于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和技術領域,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鼓勵產業集群核心企業在生產運營各環節與本地上下游企業形成緊密業務共同體,促進產業集約集聚、配套便捷、智能高效。
(十八)完善產業集群服務。著眼于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完善產業集群服務,支持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組織推動建設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服務平臺。鼓勵支持產業集群、基地、園區和核心骨干企業組建技術開發平臺、檢測服務平臺、物流配送中心等企業公共服務體系。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與升級,構建順暢、高效的產業集群創新鏈、供應鏈、協作鏈、產銷鏈。支持有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參加省級產業集群競賽,爭創國家、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在產業集群細分領域,強化差異性發展和集群配套,形成一批創新活力強、特色鮮明的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鼓勵有條件的市、縣,高水平建設集銷售展示、時尚趨勢發布、電子商務、物流運輸為一體的專業化線上線下市場,強化產業服務。
七、不斷提升市場供給水平,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
(十九)鞏固提升線下市場。支持企業抱團參加廣交會、中博會、進博會等國內大型綜合專業展會,引導組展機構、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參加國外各類展會,搶抓RCEP、一帶一路等發展機遇,做大做強湖南紡織服裝品牌,推動湖南紡織服裝走向世界。支持有條件的紡織服裝企業在重點市場布局一批配套功能完善的海外倉,應用海外倉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出口。支持辦好湖南服飾博覽會等省內展會活動,加強產學研用對接。深入開展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指導長沙家紡市場、株洲蘆淞服飾市場、湘潭布市市場等專業市場數字化轉型升級,引導發展按需生產、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用戶直連制造等新模式,高質量滿足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
(二十)加快拓展線上市場。支持紡織服裝企業自主建立電商平臺,或與國內知名電商戰略合作,廣泛應用社交電商、直播電商、內容電商,拓展線上營銷渠道。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紡織服裝專業大市場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帶動更多的紡織服裝內貿企業開拓國際線上市場。鼓勵開展新媒體營銷,加快營銷網絡更新迭代,持續優化購物體驗。支持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細分目標市場,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商品,實現個性化訂制,推進紡織服裝銷售從B2B、B2C向C2M(定制)轉變,實現精準營銷。
八、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推動產業營商環境改善
(二十一)發揮財政激勵作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統籌用好省先進制造業高地建設專項資金、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資金,按政策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基地)、企業技術創新、智能化改造、品牌培育、產業集聚、綠色發展、公共服務平臺等予以支持,引導產業不斷提升“三品”能力,培育一批紡織服裝行業“三品”標桿企業,不斷促進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十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行業與金融機構產融對接,拓寬產業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根據產業政策和信貸原則,合理配置信貸資金,積極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對發展前景和信用記錄良好,但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的企業,引導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用好用足政策支持措施。支持融資擔保等公司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為企業及時提供擔保增信。
(二十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培育工程,鼓勵產教融合育才,加大省內高校、職業院校培養紡織服裝行業高端制造設計、技能型、研發型人才培育力度,支持引導省內高校、職業院校主動對接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推動校企合作,精準培養和輸送我省紡織服裝行業緊缺需求技術技能人才。聚焦產業發展新形勢和重點領域人才新需求,支持發揮企業引才主體作用,形成與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支撐體系,為紡織服裝領域專業人才申報職稱評審提供支持。
(二十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增強對商標、地理標志、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外觀設計、發明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假售假行為。建立完善依法治理機制,加大對電商平臺監管力度,依法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低價傾銷行為。強化紡織服裝企業信用管理,引導企業建立質量安全信用管理機制,對失信企業依法依規實施懲戒。
(二十五)發揮行業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發揮紡織服裝有關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開展行業調研,反映行業情況,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生產經營行為,促進紡織服裝行業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鼓勵行業協會參與制定行業發展規劃、行業標準,鼓勵行業協會、骨干企業積極對標國際水平,參與或主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鼓勵支持行業協會開展行業研究、行業監測分析、信息咨詢、人才培訓、技術交流等工作,為行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