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全國第46個“質量月”,活動主題為“增強質量意識、推進高質量發展”。為增強各行業質量意識、促進質量強國建設,9月27日,《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評估規范》(以下簡稱《評估規范》)團體標準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等10家相關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制造業企業代表、媒體代表近150人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王勇主持會議。
“標準是推動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履行行業管理職能、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惫I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劉伯超指出,《評估規范》團體標準聚焦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短板弱項,著力提升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推進質量管理數字化、增強企業持續成功的能力、提高質量績效和經濟效益,是順應質量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當務之急,是推動制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的一項重大舉措,將為推動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發揮重要支撐引領作用。
劉伯超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引導企業樹立“產品質量是由研發設計決定、加工制造實現、實驗測試保障”的正確理念,推廣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評價標準,引導企業由經驗級、檢驗級、保證級向預防級、卓越級逐步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實現專精特新發展。
發布會上,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副理事長韓俊宣讀公告,10家行業協會批準公布《評估規范》,并于2023年9月7日起施行。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聯合發布了《評估規范》團體標準。
據了解,《評估規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等機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30余家制造業企業聯合起草,該團體標準以我國制造業企業管理現狀為出發點,結合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標準、方法、工具和優秀企業的有益實踐,從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質量管理數字化、持續成功的能力、質量績效等四個維度提出了30個指標要求,將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從低到高分為了經驗級、檢驗級、保證級、預防級、卓越級5個等級。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在質量提升方面,截至2022年,我國已累計樹立全國質量標桿456項,帶動20多個省市開展本地區的質量標桿活動,引導超萬家企業導入標桿經驗,激發涌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中國制造”產品供給的數量、質量和檔次明顯提升。目前電子信息、原材料、重大裝備、消費品等領域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智能家電、消費級無人機、先進紡織等品牌產品暢銷海內外。
《中國紡織報》記者了解到,《評估規范》起草單位覆蓋制造業大類15類,涵蓋制造業企業大中小不同規模。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涉及紡織領域制造企業參與了標準起草。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認證中心副總經理劉小茵進行標準解讀時表示,《評估規范》適用于制造業企業自身、企業對其供應商、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質量能力的評估、差距識別和改進提升。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是“融合”與“升級”的關系。《評估規范》從“小質量”到“大質量”、傳統質量管理到數字化質量管理、定性到定量、要求到路徑、符合性評價到成熟度評估和自身發展到行業提升6方面對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進行了升級。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皓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質量管理工作是我國紡織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更是企業長久立足并且平穩開拓市場的生命線。多年來,在中國紡聯的指導和推動下,我國紡織行業涌現出眾多行業級和國家級的質量管理創新成果,培養了大批質量管理創新人才,造就了大量優秀質量管理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行業整體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我國紡織強國建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下一步,中國紡聯將加強《評估規范》標準宣貫,開展培訓學習,強化標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