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在產教融合與人才培育方面,迎來了新一輪的政策支持。
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不斷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持續優化人才資源供給結構。其中,“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統專業”成為重點任務之一。
《實施方案》還提出,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試點城市的突破和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健全完善,各類資金渠道對職業教育投入穩步提升,產業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逐步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產教融合合作模式、為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培養適用人才等方面,《實施方案》給出了明確的行動指南。紡織業產教融合發展迎來新機遇。
學科跟著產業走
《實施方案》提出,夯實職業院校發展基礎,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鼓勵引導職業院校優先發展先進制造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統專業,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輻射帶動紡織行業的實習實訓、員工培訓、產品中試、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
常州市是首批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常州紡院”)抓住契機,切實轉變人才培養的方式,開展了產教融合基地建設、合作育人與專業建設、技術創新與社會服務等多維度合作,科教融匯工作不斷推進,成果推廣應用和合作迭代不斷優化、人才培養不斷提質。常州紡院黨委書記吳訪升表示:“學校堅持搭建教科研協同創新育人平臺,構筑高技能人才培養生態圈,實現從校企合作探索到人才培養同頻共振,連續多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為紡織服裝行業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時尚化發展,提供了高素質人才。”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以下簡稱“江蘇工院”)則是把行企專家請進學校,為專業設置“把脈問診”,探討專業發展的“良方”,找到專業緊跟產業發展的方向。近日,學院邀請江蘇大生集團、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南通市紡織工藝協會等行業、企業專業走進校園,問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學院各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探討專業發展良方,為紡織服裝學院2023年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專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對于學科跟著產業走,《實施方案》提出的“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正切中了企業的需求。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服裝產品總經理劉秋華談到,現在運動服裝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但目前服裝院校相應的課程設置卻很少,特別是企業需求的商品企劃、產品設計、廣告營銷,運動裝鞋服配飾設計等等?!皩W校里如果有相對應的課程與企業形成互動,學校的教學體系建設和企業都能獲益并且同步發展?!眲⑶锶A說。
格雷時尚集團研發中心總監陳燁也表示:“企業需要高專業度的人才。根據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專業門類設置、提高培養的專業深度,課程內容加快迭代更新,是當下對院校的需求?!?/p>
產業圍著需求轉
紡織行業人才培養必須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秾嵤┓桨浮诽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點任務。支持職業院校聯合企業、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創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服務地方中小微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推動職業院校在企業設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在職業院校建設培育培訓基地。在重點行業和領域打造產教融合新型載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質量就業。
常州紡院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實施產業文化進教育、企業文化進校園、職業文化進課堂的領路工程,實施校企共同招生、共同教學管理等,真正實現了校企協同育人,形成了教學內容“企業化”、課程實施“生產化”的產教融合特色。常州紡院科技處處長李愛紅介紹,學校牽頭成立了省紡織服裝產教聯盟、常州市生態紡織產學研創新聯盟等,共建了中國紡織服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紡織服裝產學研示范基地等,與常州華利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成為江蘇省首批產教深度融合試點企業。
江蘇工院則是通過為26名企業導師發放了聘書為起點,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匯聚行業企業資源和力量,更精準地完善修訂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理清“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的問題,更加高標準、高定位地謀劃紡織服裝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策略,共同破解產教融合、協同育人難題。未來,學院將積極推進企業導師進課堂、進項目,在校企雙方資源融合、優勢互補上下功夫,為學院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進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重要支持。
產教融合也是企業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雅瑩集團人力資源總監王菊表示:“雅瑩多年來堅持對年輕人才的培養,專門成立了設計創意研習基地,勵志培養聚焦于中國文化、民族文化、自然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為顧客締造好的生活方式的設計師。集團十分歡迎各高校大三或大四年級前期的學生來實習,這是時尚品牌和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要共同努力做的事情?!?/p>
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發股份”)是一家集紡紗、面料、制衣、印染、貿易于一體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聯發股份與江蘇工院合作,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共同建設紡織服裝專業實訓平臺——江蘇工院聯發創新中心。以紡織服裝與家紡三大專業的12門核心課程為重點,融合實踐教學,深化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改革,利用試樣中心、染紗分廠、整理分廠及物測中心等真實的生產環境和工作環境,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攬子扶持政策賦能持續發展
對于紡織行業產教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強調政策賦能,加大金融政策、投資政策、財稅政策、土地政策、信用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激勵扶持組合舉措。
閩南理工學院服裝與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鄭高杰表示:“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一直引導學生去企業,做到每個專業有3-5家緊密型的合作企業,逐步深化產教融合。通過校企的緊密合作,逐步提升往前走。福建省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在本科高校設立30所左右現代產業學院。我們校內建立了現代服裝與配飾產業學院,爭取申報獲批福建省省級現代產業學院。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我們形成了產教融合、分類培養、多元發展的人才培養經驗。產教融合方面,我們是盡可能整合地方全產業資源,支持應用型人才培養。這幾年我一直帶學生深入企業,成效比較好,磨合了學生,有的學生在畢業前就得到企業正式錄用。這種模式要繼續做下去,按我們自己的理解去做校企合作項目制人才培養。”
《實施方案》的出臺,將給像鄭高杰這樣在產教融合道路上不斷探索的老師們帶來激勵與扶持。
《實施方案》提出加大投資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額度不超過8000萬元,中職院校每所支持額度不超過3000萬元。將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
產教融合,資金投入必不可少。聯發股份積極踐行產教融合,在《現代先進紡織產教融合平臺的年度報告(2019)》中提到,以“聯發股份”為主要合作單位的江蘇工院聯發創新中心,一期工程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共同投入資金、設施設備總值超過1800萬元。聯發股份還與江蘇工院開展了“聯發訂單班”、師資國培、產品研發等合作,共計投入300萬元。企業每年資助優秀學生設立聯發獎學金40萬元。政、校、企共同投入 650萬元,建成校企高度融合的“互聯網+”先進紡織項目研發平臺,打造集教育教學、科技研發、社會服務、創新創業四位一體的“教學工廠”。
在《實施方案》的政策引導下,紡織行業將有越來越多的院校和企業,投入產教融合的創新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