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議會在投票后正式批準了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簡稱碳關稅),將于今年10月試運行,于2026年全面實施。這意味著全球首個碳進口稅即將落地。那么這個碳關稅的實施是否會影響到紡織行業?企業應如何應對?一時間,有關這個話題在行業引起了較大關注。
影響雖小
但未來仍是一道“綠色門檻”
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是指嚴格實施碳減排政策的國家或地區,要求進口(出口)高碳產品時繳納(返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CBAM覆蓋的商品包括鐵、鋼、水泥、鋁、化肥、電力、氫以及在某些條件下的間接排放。進口這些商品的商家需要支付生產國家的碳價格與歐盟排放交易系統碳配額價格之間的差價。
碳關稅專家、海華永泰(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吳必軒在此前的一場講座上介紹,歐盟的碳關稅(CBAM)措施在國內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除了碳關稅明確覆蓋的幾大行業外,國內其他行業也開始關注這一措施可能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紡織和光伏行業。
吳必軒分析,從碳關稅的政策出發點來看,歐盟推行碳關稅的理由是防止“碳泄漏”——指歐盟企業為了避開歐盟內部高企的碳排放成本,將生產轉移到減排措施相對寬松的國家(即產業外遷)。所以從道理上講,碳關稅只關注那些有“碳泄漏”風險的行業,也就是那些“能源密集且貿易暴露(EITE)”的行業。
關于哪些行業有“碳泄漏”風險,歐委會有官方清單,目前包括63種經濟活動或產品,其中涉及紡織的有以下幾項:“紡織纖維的制備和紡絲”、“非織造布及其制品的制造,服裝除外”、“人造纖維制造”、“紡織面料整理”。
總體來看,相較于鋼鐵、水泥、陶瓷、煉油等行業而言,紡織并不是一個高排放的行業,即使未來碳關稅的范圍擴大,也只會波及纖維和面料,而且大概率會排在煉油、陶瓷、造紙等行業后面。
未雨綢繆
為跨過“綠色門檻”做好準備
在采訪中,很多專家、企業家認為,在碳關稅開始執行的前幾年,紡織行業不會受到直接影響。但是,這并不是說紡織品的出口不會遭遇歐盟的綠色壁壘。歐盟在其“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政策框架下正在制定的各項措施,特別是“可持續和循環紡織品戰略”,應當引起紡織行業的重視。它預示著未來紡織品進入歐盟市場必須要邁過一個“綠色門檻”。
吳必軒曾在講座中解讀,歐盟的“綠色貿易工具箱”里有兩個主要工具,一個是碳關稅,另一個是“循環經濟行動計劃”。針對不同的行業,歐盟會用到不同的工具。對于高耗能、高排放的初級產品,歐盟是以碳關稅為工具。而針對其他“非碳關稅覆蓋行業”(例如光伏、紡織、電池等加工產品),歐盟則是在“循環經濟行動計劃”政策框架下編織一張“綠色”規則網加以限制。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胡柯華也持相同意見。他認為,歐盟對于紡織品的可持續要求是戰略性和系統性的,因此歐盟清單中針對紡織領域碳泄露的設定會通過相應的工具例如產品環境足跡信息披露(PEF)和產品數字護照進行判斷和追溯。對于進入歐盟紡織品供應鏈中國企業而言,一方面需要盡快建立企業和產品的數據化碳管理機制,摸清家底合理規劃減碳路徑,但要注意國際供應鏈的減碳目標和中國雙碳目標節奏差所產生的卡脖子效應。
碳關稅法案的落地,也引起了眾多企業的關注。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建利介紹,佳人新材料有15%的訂單來自歐盟,雖然企業目前并沒有收到任何影響,但要看到,世界圍繞碳排放的政策博弈、規則制訂的競爭已經展開。歐盟此次正式出臺“碳關稅”政策,已經將這種規則競爭推上了軌道,我們還應該意識到,今后圍繞碳排放、綠色發展等概念,還需要建設盡量與國際接軌的碳交易市場、碳定價機制。
青島新維紡織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遵元也非常關注碳關稅的征收。他認為,碳關稅是今后不可避免的課題,法案的實施總體來說對社會是有益的,我們必須看清形勢,自我提高。據了解,近日青島新維已經聯合國內多家企業,就碳足跡等問題開展了許多工作,目的就是未雨綢繆,為歐盟品牌提供支撐。
做好必修課
挖掘更大發展空間
實際上,無論歐盟是否征收碳關稅,對于行業企業來講,如果想走得更遠,減碳發展是必修課。可喜的是,一直走在前沿的中國紡織業,早在五年前,就提出要推動行業在2050年實現零碳產業這一愿景,作為主導單位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已率先在中國乃至全球開展產業氣候行動的意識動員和能力建設。2021年6月1日,中國紡聯正式啟動了“30·60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如今,已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品牌和產業集群加入其中,共同推進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2023年度中國紡聯團體標準項目計劃中,重點方向也覆蓋綠色低碳,聚焦雙碳目標和重點任務,研究碳標簽、碳核算核查、低碳技術與裝備以及綠色低碳評價與管理等標準,行業將加快制定紡織細分領域碳足跡產品種類規則標準。
浙江佳人新材料十年磨一劍,一直以"創建低碳再生、引領綠色時尚、呵護生態家園"為使命,秉承"高質化、品牌化、循環再生差別化"的理念,通過研發新技術,讓廢棄的衣物面料等滌綸產品得到重生,并實現周而復始的循環利用,從服裝到服裝實現了永續循環,成為全球綠色再生聚酯領跑者,對于能源雙控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新維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碳中和碳達峰的行動,并于2017年聯合北京服裝學院張大省教授從切片的生產、纖維的加工、成品染色等等環節研發出了迭代滌綸,相比常規滌綸實現20%以上的綜合節能效果。如今迭代滌綸已經實現了廣泛的應用,為推動行業雙碳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減碳是必修課,同時也蘊含巨大商機。希望行業企業能盡快主動布局,在減碳的道路上找到更新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