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是全球業界公認的高品質天然纖維原料,是中國紡織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原料保障。棉花產業是新疆的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新疆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定和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2022年自治區黨委十屆五次、六次、七次全會提出做大做強棉花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形成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等八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具有新疆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新疆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區棉花總產、單產、調出量連續27年穩居全國第一。2022年,全疆棉花種植面積3745.4萬畝,占全國棉花種植總面積83.2%;總產539.1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90.2%,創歷史新高;單產143.9公斤/畝,較去年增加7.5公斤/畝,高出全國棉花平均單產11.1公斤。棉花機采率已提高到80%以上(其中,北疆地區95%,南疆地區60%。)。全疆近一半農民從事棉花生產,植棉收入已成為全疆農民特別是南疆群眾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棉花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棉紡等下游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疆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2582.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0.1%,棉花產業帶動軋花、倉儲、檢測、棉紡、服裝、物流等全產業鏈21.5萬人就業,紡織服裝產業已成為我區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
二、新疆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
(一)優質棉供給不足“卡脖子”技術問題亟待解決
面對新一輪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育種4.0和以大集團化為核心的市場競爭,新疆棉花種源基礎相對薄弱,優異種質資源不足,育種創新能力不強。受品種限制,長絨棉機采技術尚不成熟,仍以手采為主,種植成本普遍高于其他機采棉品種,長絨棉種植收益明顯不如細絨棉,棉農種植意愿不強,全疆長絨棉種植面積大幅下滑,2021年總產僅4.8萬噸,不足國內需求的50%,導致國內高端原料供給出現缺口,我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長絨棉進口國。采收難度大、人工成本高是長絨棉萎縮的根本原因,以機采為核心的全程機械化生產配套技術“卡脖子”問題亟待解決。
(二)種植成本逐年升高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受到制約
人工費、化肥價格、土地費用等不斷攀高,種植成本持續上升。2021年自治區機采棉租地植棉總成本2228元/畝,同比增加31.3%,手摘棉租地植棉總成本2944元/畝,同比增加24.1%;租地、化肥和農藥費用增幅較大,同比增幅分別為69.1%、36.7%、28.1%。肥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不僅直接增加了種植成本,而且造成肥料施用不規范影響產量。同時,棉花品種培育及其配套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滯后,國產采棉機性能還不夠穩定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制約了棉花種植成本控制,高成本低收益成為影響新疆棉花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素之一。
(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疆棉花的制裁對新疆棉花乃至我國紡織服裝業沖擊較大
美政府聯合西方一些國家,以無虛有的“強迫勞動”為由全面禁止新疆棉花產品入境,制裁打擊的針對性很強,新疆棉花及其制品出口訂單下滑嚴重。從長期看,要求我國出口至美國的紡織品服裝提供未使用新疆棉花證明,此類證明在國際貿易中不被采信的操作空間很大,如果再進一步要求與我國有相關原料貿易的棉紡織品服裝生產企業均需提供未使用新疆棉花證明,新疆棉花乃至我國紡織服裝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四)棉紡等下游產業發展不具規模全產業鏈銜接不暢發展質量不高
當前,新疆紡織加工以棉和粘膠短纖為主,缺少地產聚酯等合成纖維的純紡及混紡產品,產品品種結構單一,同質化競爭普遍。布局在阿克蘇、庫爾勒、阿拉爾、石河子等地印染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產能利用率不高;服裝企業訂單基本依靠政府工裝制服、校服和軍隊裝備采購訂單的扶持,發展內生活力不足,抗風險能力不強,員工穩定就業率不高;與紡織服裝產業有關的特色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裝備技術維修、服裝展會、電商銷售等服務業發展還處于萌芽期,遠未形成規模,缺乏帶動產業發展的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
三、加快新疆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棉花生產科技攻關支持力度解決優質棉發展“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
充分發揮新疆棉花生產資源稟賦優勢,加大科技攻關支持力度,切實發揮新疆長絨棉品種獨特優勢,加強適宜機采的長絨棉品種選育、配套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及機械采收、加工工藝優化技術科技攻關與應用,顯著降低長絨棉采摘成本;加快廣適優質機采棉新品種選育及配套關鍵技術研發應用,進一步提升機采棉群體塑型精準化、信息化水平,解決低溫脫葉促集中成熟關鍵技術等,優化完善提升機采棉采收質量;加大殘膜回收、土壤改良、培肥技術等應用,充分發揮優質機采棉生產潛力。推動智慧棉花生產發展,加速棉田生態大數據精確感知與利用、棉花生長信息快速采集與智能診斷、棉田水肥藥一體化智能決策與精準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推進棉花生產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二)挖掘棉花生產節本增效潛力持續鞏固提升新疆優質棉花綜合生產能力
持續推進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大土地股份制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原棉加工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棉花生產專業合作社扶持力度,鼓勵農戶尤其是南疆農戶將土地流轉、入股到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促進棉花規?;l展,逐步引領南疆棉花種植向全程機械化生產管理模式轉變,降低棉花生產、采收成本。提升棉花田間管理水平,全面落實選用優良品種、精量播種、高效節水、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土壤有機質提升等實用和關鍵技術,加大棉田管理的信息化、機械化、智能化應用,促進棉花生產方式轉型。加大棉花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加快推進優質棉生產基地建設,全面引領、提升我區棉花生產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化肥等生產資料儲備、保障機制,繼續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完善提升棉花質量激勵機制,引導長絨棉擴大種植面積,擴大優質棉花供給,確保我國棉紡高端產品的原料供應安全。
(三)增強棉花市場調控主動性提升新疆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鏈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支持相關社會團體建立完善中國棉花標準體系,制定推廣標準評價通則,加強認證認可組織培養,推動中國棉花標準國際替代。以“一帶一路”合作為基礎,加強品牌與標準的國際合作,促進棉花政策、貿易的互聯互通;以中國棉花標準走出去,促進沿線各國的技術交流和產能合作;以標準互認的深化拓展,促進沿線各國標準體系相互兼容。建立健全新疆棉花儲備機制,發揮地方國有棉花流通企業作用,探索建立自治區棉花商業儲備,防止市場價格大起大落。加快推進國家級棉花棉紗交易中心籌建工作,爭取在豐富棉花、棉紗現貨交易模式、品種等方面得到國家政策支持;建立現貨交易價格指數,探索以人民幣交易結算為基礎的棉花棉紗保稅交易,主動爭取國際市場環境下的棉花交易定價話語權。結合新疆紡織產業發展、棉花市場調控需要,積極爭取國家棉花進出口配額政策支持,穩定新疆棉花產業發展預期,為棉花全產業鏈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四)著力補齊全產業鏈發展短板打造集群拓展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新空間
強鏈延鏈補鏈,聚集加快紡紗產業傳統產能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紗線產品市場競爭力,鼓勵棉紡企業向下游織造產業延伸拓展。充分利用我區油氣資源和石化產業基礎優勢,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大力發展化纖產業,依托龍頭企業建設化纖紡織全產業鏈一體化基地,促進上下游產業鏈集成開發,推動化纖紡織一體化建設。進一步提高現有印染產能利用率和印染產品在疆轉化率,支持阿克蘇、庫爾勒、阿拉爾、石河子等綜合性紡織服裝生產基地積極發展含印染環節的全產業鏈項目,以及服裝、家紡、針織等產業延伸、集聚發展。以中亞、西亞、歐洲市場為導向,逐步提高服裝家紡針織等終端產業產值比重,重點開發針織服裝、梭織外套、毛衫、毛巾、床上用品、襪子等出口和高端產品,打造我國重要的出口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加大對服裝研發設計、紡織服裝加工設備制造及維修、紡織服裝產業電商等新業態支持和培育,積極發展規模經濟,形成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