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戰略是我國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從紡織產業鏈角度看,先進纖維新材料處在紡織技術鏈和價值鏈的起點,既承擔著引領整個產業鏈技術創新、價值創造的關鍵作用,同時也承載著推動化纖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
在此背景下,10月31日,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雙碳”戰略先進纖維新材料博士后技術創新論壇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題報告會。論壇以新賽道·新動能·新優勢——“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先進纖維新材料技術創新發展的思考”為主題,誠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博士后導師、在站博士后等演講嘉賓,圍繞“雙碳”戰略,面向先進纖維新材料領域的基礎科學和前沿熱點問題展現博士后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為先進纖維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
本次會議由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辦,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盟和江蘇新視界檢驗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協辦。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是于2019年6月25日正式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批復,組建的全國第1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其主要目標和任務方向是圍繞高端用纖維材料及紡織品、功能纖維新材料、前沿纖維新材料等領域,構建功能性纖維高效成形中試與產業化平臺、前沿纖維培育與孵化平臺、纖維工程設計與應用集成平臺等。
創新中心自2020年12月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來,根據戰略布局引進博士后,設立了項目專項經費投入研發,并定期組織匯報對其研發進度進行管理。目前,引進博士后針對“聚酯長絲界面處理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蛋白質改性Lyocell纖維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研究”、“濕紡聚芳硫醚砜纖維的研制”等課題進行技術研發,為相關領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開發技術的進步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當天,會議還針對“共聚型尼龍 6 彈力絲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碳納米基纖維結構性能調控及功能化應用”“化纖行業雙碳發展戰略研究”“有機高性能纖維結構功能研究及應用”四個博士后科研項目舉辦了開題報告會。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董事長梅鋒在致辭中說,創新中心自成立以來在研發方面一直圍繞著生物基纖維新材料進行研發,在功能需求方面,圍繞著循環再利用組織了相關課題的研究和開發,而且在聯盟單位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產業化效果。還重點打造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綠色纖維可信平臺等。這些成果為了纖維行業實施“雙碳”發展提供了服務和解決方案。今后,創新中心非常希望通過努力為行業提供研發支持,提供技術研發成果,以此來推動行業整體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為論壇致辭。他說,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目前已經形成了院士團隊領銜、科研團隊落地、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深度合作的建設模式,為先進纖維材料領域開辟新賽道、注入新動力、塑造新優勢。
在綠色技術層面,創新中心研發了纖維界面處理技術、無銻纖維制備技術、萬噸級熔體直紡聚酯阻燃纖維工程化制備技術等,著重突破新型纖維材料開發、設備基礎部件制造等核心技術,持續加大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的投入,鼓勵產學研深度合作,推進纖維領域綠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在檢驗檢測認證層面,創新中心旗下江蘇新視界檢驗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建立了功能、生態氣候、物理性能、生態安全、社會責任評價等五維檢測與評價體系,為化纖、紗線、面料、服裝等企業提供檢測、評價、認證、咨詢等服務。
在大數據模式層面,創新中心搭建基于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供應鏈追溯系統以及區塊鏈技術,打造再生纖維從回收到紗線、面料、貿易端最終實現品牌端全流程可信追溯的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構建產業生態,提供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產業金融、標準認證、技術支持等公共服務。
此次論壇的召開極具戰略意義,為先進纖維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希望創新中心匯聚創新資源,整合創新載體,加快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和應用,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加強低碳、零碳、負碳重大科技攻關;加強節能減排、高效低碳、循環再用的纖維新材料品種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技術迭代能力提升,打造協同型產業創新生態,為我國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堅實力量。
東華大學教授、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總經理王華平以“生物基纖維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趨勢”講解了生物基纖維最新發展情況。在當前“雙碳”發展背景下,作為紡織的主導材料,纖維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至關重要。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化纖行業制定了低碳發展的全景圖。其中生物基纖維是我國新興戰略材料領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化纖強國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生物基纖維材料品種齊全,PLA、PTT、Lyocell處于跟跑階段,殼聚糖、海藻纖維、PA56、PDT具有規模優勢,PHBV、細菌纖維等處于國際并跑階段,效益普遍較低。發達國家幾乎壟斷了規?;锘w維新材料領域的高端市場,尤其是品牌與原始創新能力強,市場影響力強。
基于這樣的現狀,王華平針對各類型的生物基纖維分析了各自存在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并提出未來發展趨勢:發展生物資源新技術,提升規?;咝е苽浼夹g,重構生物基纖維特性的開發新體系,構建新一代生物基纖維高值化產業鏈,強化生物基纖維特色的產品標準,建立綠色產品LCA碳足跡評價和生物基認證體系,創建可回收設計、生物降解及再生循環技術體系,細化場景化的生物基纖維專利技術體系,深化資、技術、產品與市場融合發展的模式。
他最后提到,發展工程硬實力,就要增強四位一體軟實力,即資源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李鸝以“創意經濟與交叉學科”為題做了報告。她介紹,今年7月,香港理工大學成立了時裝及紡織學院,將主要圍繞工業設計、可穿戴服裝、先進制造、軟物資等展開研究。李鸝和團隊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用技術包裝設計,即先研究市場需求,然后再挑選技術,目前已與30多家企業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規模的研究成果。對于如何將創意設計于傳統產業結合起來,李鸝認為首先要加強產業化,其次要加深與傳統產業的合作,第三要融合社會和文化,第四要與社會機構強化合作。下一步,李鸝和團隊將重點在聲學面料、農業廢料和玄武巖纖維上,結合創意設計和其他學科進行新的研發。
先進納米復合材料創新中心主任呂衛幫作了題為“以納米碳促進碳中和:高性能納米碳纖維”的報告。他認為,在當前“雙碳”發展的背景下,發展清潔能源、低能耗高性能結構材料與功能材料等是減排的重點措施,其中輕質高強纖維復合材料將是現代工業裝備的關鍵原材料。隨后他重點介紹了新型納米碳材料的最新研發情況。當前納米碳材料雖然面臨著高品質產品可控裝備和工程化裝備缺乏、紡絲理論水平不高、應用開發不夠、產學研用合作不暢等挑戰,但其前景未來可期。
東華大學教授李召嶺作了題為“天然纖維素纖維的綠色高效提取”的報告?;诋斍袄w維素纖維制備方法存在的缺陷,李召嶺和團隊提出了低共熔溶劑法,該方法具有回收簡易且可循環使用、制備過程簡單價格低廉等優勢,為天然纖維素纖維的分離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該方法所用的低共熔溶劑的脫膠分離機理、脫膠效果影響、重復使用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博士后吳波作了題為“POY油劑配方調控對DTY熱箱結焦量的影響”的報告。他分析了DTY熱箱結焦產生的原因以及POY油劑對DTY熱箱結焦量的影響,提出了POY油劑配方設計的方向和減少結焦量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