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外棉期間大漲,ICE連續最高漲幅達4.7%。受此影響,國內鄭棉節后首個交易日跳空高開,主力合約最高再次突破22000元/噸,較節前最后一個交易相比,最高漲幅超3%。美農報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棉出口量預估調減,ICE美棉高位回落,鄭棉亦走跌,價格陷入弱勢震蕩。
美棉出口進度偏慢 出口量預估遭調減
2月份美農報告顯示,全球棉花產量預估調減81萬包、消費量預估調增19萬包,最終導致期末庫存預估調減70萬包。其中,印度棉產量預估調減50萬包。全球美農報告的調整整體利多,但是被美棉出口量預估調減的利空壓制,美棉應聲回落。
中國進口量預估調減25萬包,美棉出口量預估同步調減25萬包。截至2月3日當周,中國總簽約量為86.7萬噸,同比下滑18%;總裝運量為29.5萬噸,同比大幅下滑62%。未裝運量為57.2萬噸,同比大幅上升102%。
本年度美棉整體簽約、裝運進度偏慢,尤其裝運進度嚴重落后。據USDA美棉出口周報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當周,2021/22美陸地棉周度簽約4.2萬噸,較前一周減44.2%,較前四周水平減47.0%。截至2月3日當周,2021/22美棉陸地棉和皮馬棉總簽售量285.2萬噸,占年度預測總出口量的88.8%,較去年同期下降3.4個百分點,較前年同期略快2.7個百分點;累計出口裝運量99.87萬噸,占年度總簽約量的35.0%,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0個百分點,較前年同期下降9.6個百分點。
下游存補庫預期 支撐力度有待驗證
一般情況下,為保證節后開工,下游在春節前會持有一定的庫存,且為保證金三銀四期間的用量,原材料庫存在4月份之前處于較高位置。
去年同期,紡企原材料庫存一直處于上升狀態,這一趨勢一直持續至3月底。一方面與季節想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當年下游的需求密切相關。反觀今年,紡企原材料庫存卻一直呈下降趨勢。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國內棉花工業庫存為81.56萬噸,為近一年最低;TTEB數據顯示,截至昨日,紡企棉花庫存為26.8天,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6天左右。從紡企原材料庫存量來看,下游存在較強的補庫需求以滿足元宵節后的普遍開工。
原材料補庫預期也會隨著下游訂單情況而改變,即補庫預期的兌現程度要視下游訂單量的情況。
節后,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調,紗價和布價也隨之上漲。純棉紗價格節后普漲500—1500元/噸,市場整體成交較少,觀望情緒濃厚;全棉坯布市場整體恢復緩慢,開機率上升,價格普漲,織廠和貿易商多表示要依據上游原料及本身的訂單量來決定價格,整體詢價及成交依舊疲軟,觀望心態較濃。綜合情況來看,下游陸續開工,但因訂單不明以及開工率不足等原因,產品價格上漲并不為下游所接受。
目前,下游補庫預期對原材料價格有所支撐,但支撐力度仍有待驗證。
新棉植棉面積預增打壓棉價
根據美國棉花理事會(NCC)第41屆年度早春種植意向調查,美國棉花生產商今春意向種植1,200萬英畝棉花,較2021年增加7.3%。其中,陸地棉意向為1,190萬英畝,比2021年增長7.1%,而超長絨棉(ELS)意向為15.8萬英畝,增長24.8%。
中國棉花協會對全國11個省市和新疆自治區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310.03萬畝,同比減少0.4%,其中西北內陸植棉意向增長0.9%,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意向分別減少16.5%和2.1%。調查報告顯示,盡管2021年棉花交售價上漲,植棉總體收益比2020年大幅增加,但因內地棉花種植相對其他農作物費工、費時、費力,棉農植棉積極性依然不高,整體植棉意向面積繼續減少,但降幅較前幾年有所減緩。
印度方面,印度棉花協會(CAI)預計,由于當前棉花價格高企,在即將到來的種植季節,所有10個生產邦的棉花種植面積將增加20%-25%。
美棉周度檢驗量持續回落,印度棉花上市高峰已過,美農對產量預估的調整空間大大收窄,國內皮棉成本對棉價支撐的邊際效應也在下降,市場焦點轉移至消費上。市場預計,美農對全球棉花消費的調整或將利空。國內方面,新棉植棉面積預估變化不大,對棉價的利空作用有限;而下游消費將是關鍵。當前下游交投仍顯清淡,預計鄭棉近期呈偏弱震蕩概率較大,后期密切關注新訂單以及涉棉政策。